《詭探前傳》感想

原本帶著焦慮的興奮期待《詭探前傳》,又擔心驚悚劇慣有的病態情節及醜化手法可能令他也無一倖免,看時小心翼翼。所幸鄭少秋是再也熟悉不過的味道,雖然戲裡不斷有一觸即發的的氣氛和緊張情勢,然而整齣劇奇妙地少有黑色故事應有的精氣神。而是深富人性,但境界超越,匯集西方存在主義及道家智慧,透過本劇闡釋其終極的形式和意義。追劇觀眾未必喜歡從事哲學思維,但卻不會對鬼怪與悲劇的情節無動於衷,提煉出其中的精神與精華,用小故事映照大哲理,是一部具有企圖心及良心的創作。基於一路走來直觀的情感,他演就按讚,分毫無懈的看完,過程安穩中有悟有得,像是在修行。

彭百川身為道學宗師及港大哲學教授,用Socrates對話及辯證方式不斷追問,啟發徒弟對案情的觀察及思考,避免以怪力亂神去簡化事件。歸根究底,終究是人的故事。只是本劇追求懸疑氣氛,用多個原因力併存,再多層次的誤導觀眾,解謎後卻又不盡合理 (例如,陳新偉一開始醫生檢驗不出細菌和病毒,才被送到第七行動組,但後來又說是愛滋;彭百川被媽姐打小人時確實有相對反應, 結果肇因烏鴉屍體細菌。棠叔阿馬被變形怪獸所殺?)。對於性格暴衝的司馬至全及一肚子怨氣的歐陽海,則強調成為什麼樣的人,是生命過程中自己不斷選擇的結果,用存在主義來論因果,而非推給體質特殊或命運。面對John Carter索求秘術,歐陽海要學殺人道術。在彭百川看來是沒有,除了本身有無駕馭的能力,與所持信念有關,也是價值選擇。

本劇貼近民風底蘊,彭百川的大任是解救眾生,各式常見不常見的儀式,招兵、魂歸、出竅,結界,扶乩、去地獄、中陰間,樣樣都來(除了通靈,不知是否形象考量。珍姐通靈趙氏夫婦神態令人叫絕),著力之處不僅在令人驚異專業度及細節,而是其他人身上少見到的境界。鄭少秋很能傳達宗教讓人心靜的那一面。盂蘭勝會儀式,「道場初啟廣無邊. 必藉四方而清靜」101字經文,覺得自己不正常的喜歡上他的誦經。彭師傅生活中的世俗職責,在大女兒眼中相當不稱職,故而避走十載。一場彭百川在夜總會枯等,極力交涉苦勸女兒返家的戲,平凡卻深刻,既細膩又強大,直敲內心深處。

彭百川與司馬至全,各有相似境遇,一個夾硬將妻子魂魄留在陽間,一個則是不願投胎默默陪伴兒子成長,對比情緒堆疊方式帶給觀眾的衝擊,我感覺後者設計較討好,但鄭少秋以戲劇功底突破,氣氛動容。羅貴成,帶有浮誇及威脅氣息的街頭悍將,與喜歡講道、沈靜泰然的彭百川相互輝映。但我覺得真正與彭百川形成對照的是歐陽海,兩者都是學法之人,親人陣亡人數相當,但觀眾似往返兩極之間。歐陽海的心態讓事情走樣,可見仇恨和恐懼反彈的力道不容小覷。沒有真的了解善惡,而把惡看做是善了。

彭百川親手送走心愛的人離開,需要很大的愛及勇氣,而且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一輩子責任,「不應該放手的時候你放手,現在捉住我做什麼」,付出最多,得不到女兒肯定,充滿內疚與自責,只能含蓄用著自己的方法關心和他唱反調的女兒。即使崇尚自然法則,天命難違,也期待多行善贖罪,女兒會回來。面對親人離世的驟變,他信奉的哲理和他存在的際遇,陷入極其絕望的矛盾痛苦。隨南華老祖習道的過程,領了滿滿一鍋心靈雞湯,所謂道在萬物,死亡是回歸生命的來源,回到道的懷抱,如此思考生死,就不會悲傷害怕。純粹感受生命的創造力源源不絕,用超越的心靈看這世界,就會覺得萬物無一不美。這些困局讓彭百川內在精神得到淬煉,在悲傷哀慟與茫然虛脫的氣氛中,領悟了一種神妙的境界。可惜敵不過明暗交接時刻的拉扯,循循善誘完全破功,本門信物只得暫放一邊,有著不合時宜的落寞之感。

全劇散佈著零星可貴的洞見,可惜敘事較扁平化、幅度橫跨中西,整體效果駁雜不穩定,與其一次處理多個故事,不如好好講完一個故事。這樣不需要走極端,走進瘋狂,也能找到情緒深度。劇情沒有大句點,事件尚待完成,鬼成背後的高人為何?John Cater有什麼悲慘人生?易天究竟有何圖謀?更重要的是彭師傅會再臨嗎?在正傳與前傳的夾縫之間,考驗製作單位可開拓的路徑。

2019-8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