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版Saving private Ryan─忠烈楊家將觀後感

電影一落幕,便聽見後排男觀眾喊出一句:太慘了! 想到林子祥那首「平地烽煙 ,一片血腥味,瞬息生死,轉眼要分離」正可作為本片寫照。

這部以宋朝雍熙年間為背景的戰爭史詩片,故事架構簡單──7個兒子去救爹。透過對這單一事件過程的細膩描述,頌揚楊家忠孝仁義的節操。然而看完,得到更多警惕的是戰爭的意義,如片中鬼谷先生所言,眾生皆平等,戰爭乃是致禍根源,福又從何來?不知導演是否有意帶出這種訊息,手法就是直接把觀眾拉到戰場中體驗:所見打鬥鏡頭都是非常近距離,以致於看不清所以然,觀眾彷彿陷身其中。然而這樣氣勢磅礡的場面明顯以幕後技術掛帥,主角演員們有被「特約演員化」的現象,這部片用了8 位都可獨當一面的帥氣演員,但用處似乎只在吸引各路影迷進戲院 ,沒有仰仗他們的偶像面孔為電影加分。以效益來講 ,似乎浪費了, 從另一方面看,也可解讀戰爭中個人的卑微,一旦踏進戰場,只有軍隊集體結構,貫徹統治者意志,個人生命輕於鴻毛。

也許楊家七子和耶律原潛意識認同戰爭本質的荒謬,至少為個人找到投身戰場的理由,所以耶律原放著寰州主戰場不顧,轉去追殺兩狼山的楊家軍;楊家七子見遼兵追來,不願迎擊,而是帶爹回家比較重要。目標不約而同都是想給自己的母親一份安慰、一個交代。潘仁美為潘豹領兵出戰,楊業代六郎七郎充當先鋒,也都是父愛的表現。忠君愛國往往為了維護皇帝一個人的絕對統治,以此前提來辨忠奸,楊業對丟盔棄甲如此掙扎,也就不難想像。

鄭少秋飾演楊業,起初擔心這部片要跟其餘7 位主角瓜分戲份,他還能有多少發揮?不過看後發現,事實上他也一直演到最後一幕,戲份不可謂不重;君臣之義、夫妻之情,父子之愛,均刻劃入微,是片中角色塑造較深入的一位。武戲方面,鄭少秋在本片是最先「開打」的  (包括鞭打及打仗) , 觀眾還在適應畫面,時機比較不討好,金沙灘一役中動作亮點很多,由於群起圍攻場面混亂,看時不能太「亢奮」,必須定下心,目不轉睛的盯著看每招每式觀察,才能感受其獨到之處。而電影後面半小時,應劇情需要,必須裹著楊家旗騎在馬上閉眼演戲,身體又不可使力,難度及危險性高。文戲方面,著名的「托兆撞碑」,鄭少秋一人分飾楊業及蘇武,將老楊化身為老羊,生命將盡力不從心,不想拖累兒子們,又放不下皇上交付攻遼的任務,唯恐對不住一身戰 甲,守節或求生以盡忠的內心交戰 , 演得令人辛酸。徐帆飾演楊業妻子佘太君,夫妻的共處戲,真正來講只有過一場,但高手過招點到為止,兩人在書房梳理頭髮、準備戰甲及耍拳的互動,對照其後佘太君在雁門關外輕撫丈夫鬢髮頭盔之舉動,同樣是整理儀容,卻已是天人永隔,加上鄭少秋單是地上靜靜躺著也都是戲,兩人將夫妻患難與共恩愛之情充分詮釋。

大郎與二郎在峽谷中為了爭著墊後阻擋遼兵,最後大郎只好出示那張「七子去六子回」的搶死金牌,是電影中另一感人的一幕。七郎戲份少,但角色討好,不需像其他兄長打殺那麼辛苦就很搶戲,最後在寰州城門外向潘仁美下跪,為救父親在性格上學著忍耐 (雖然只忍幾分鐘),已難能可貴。電影主題架構是七子救父,實際結果是七子接力護送父親返家,也讓人思及盡孝應及時。

本片武打動作可說是精心設計,招招皆巧思,然而,鏡頭近又快,這項優勢不容易凸顯,若只是有眼無心的看,可能會略覺沉悶。此外,片中要交代的人物多,來不及讓觀眾對每個角色建立感情,因此劇情雖然慘烈,淡淡哀愁免不了,若能看得痛哭流涕,可能要有一定程度的「出戲」, 將偶像當成劇中人了。本片是于仁泰導演磨劍七年的力作 , 個人認為是一部將道德劇與商業片結合得不錯的作品。如果若把于導演上部戲霍元甲比喻成輕騎兵,楊家將就像是重裝備部隊,屬於慢熱的耐看類型,值得細細回味。

2013-3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