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色天香初訪英台

鄭少秋的個人大碟,一向編排風格迥異的歌曲,有典雅的中式曲調,亦有現代的民歌及西洋流行曲風。同張專輯中,彷彿穿越時空縱橫幾世紀,不知情者,還以為是換碟播放。故早已習慣他忽而古雅倏而前衛的歌曲風貌。然而感覺上,喜歡求變更愛穩陣的他,似乎不練到120分的品質,不放心演出。於是,80分至119分的東東就這樣被埋沒了(或許有部分埋在浴室吧XD),外界無緣一見。但腳踏實地對專業學養完美性要求,穩固的造就了他每次演出的鋒芒畢露。

要不是這次應傳統戲曲為主題的節目邀請,當嘉賓評委,配合賽事調性,才得有緣聽到他唱《訪英台》出場。既拍過一系列民間傳奇、唱過小調式連續劇主插曲、擔演過古裝大型音樂舞台劇,出過粵曲大碟,如今唱梁祝黃梅調,不會是難事。他唱過的經典粵曲,例如《山伯臨終》《易水送荊軻》《香夭》《劍合釵圓》等,都是走生離死別路線,聽來沉重。《訪英台》則是難得一見的輕鬆詼諧。

當晚節目,鄭少秋演唱時,配合曲意,時而扮梁山伯的英挺憨厚,心情飛躍,時而迴想,化身祝英台的婉約機靈,眉目傳情。不論樂句高起低落,咬字清晰,渾厚清亮;信手拈來揮灑自如,不似急就章的現學現賣。他稱是歡樂今宵時期,導演交付,使命必達的歷練。主持人則介紹他是七十年代TVB炙手可熱的男演員,然而在提到當地萬人空巷的著名劇集《戲說乾隆》,卻又是九十年代的。從跑龍套演趣劇的排骨秋,蛻變到現今華人影視圈魅力四射的恆星,超越時空,成為幾代人生活中的共通語彙。不是猛龍過不了江,不論逆境或阻力,時間往往證明他的堅持是對的。

2014-2-10